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25
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直接导致的车辆和财产的实际损失,包括车辆、随身携带财产、车载货物的损失,以及现场抢救和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
设施指的是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等。
对于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修复应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恢复原来的功能、形态和价值,使其没有太大变化。
对于无法修复的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需要进行折价赔偿。在折价赔偿时,应考虑原物的价值、市场价和残存价值等因素。
对于受伤但未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牲畜,应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鉴定,进行折价赔偿。
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种类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间接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财产利益的间接减损,主要包括停运损失和贬值损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2月11日的批复中规定,如果被损坏的车辆正在进行货物运输或旅客运输经营活动,受害车辆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进行赔偿。
侵权赔偿应当以赔偿全部损失为原则。即使事故车辆已经修复,但其安全性和驾驶性能都有所降低,侵权人仍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造成贬值的车辆,应由车损评估机构进行贬值评估,确定事故受损修复后的贬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