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消协投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向消协投诉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21

 
341281

  消费者投诉

  (一)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主要社会团体。因此,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消协投诉,请求消协调解是最常见的方式,能够较为顺利、有效地解决纠纷。

  (二)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范围

  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是:

  (1)根据《消法》关于“消费者的权利” 的九项规定,受理消费者受 到损害的投诉;

  (2)根据《消法》关于“经营者的义务” 的十项规定,受理消费者对 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投诉;

  (3)受理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农 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受到权益损害的投诉。

  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的投诉有:

  (1) 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 纷;

  (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

  (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证期;

  (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 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

  (5) 未 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 的;

  (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 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8) 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 查和处理的;

  (9)不符合国家法规有关规定的。

  (三)投诉应具备的材料

  消费者向消协投诉要提供文字材料或投诉人签字盖章的详细口述笔录。

  其内容如下:

  (1)投诉人的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3)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 价格等;

  (4)受损害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

  (5)凭证(发票、保修证件等复印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消协同意,消费者不要轻易将凭证、证明材料原件 和商品实物寄去,以免丢失,给问题的处理带来麻烦。如果投诉内容比较重 要,最好亲自将材料送交消协,并进行口头补充说明。

  (四)消协对投诉的处理

  消费者协会处理投诉的程序如下:

  (1)接受投诉后,即向被投诉单位或主管部门发出转办单,并附上投 诉信,要求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在一定期限内答复。一般情况下在正 式立案后的十五日内处理完毕;超期未办的,再次催促或采取其他办法,直 到办结为止。[page]

  (2)对内容复杂、争议较大的投诉,消协将直接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 处理。需要鉴定的,将提请有关法定鉴定部门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结论。鉴 定所需的费用一般由鉴定结论的责任方承担。

  (3)对涉及面广、危及广大消费者权益的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情节严 重又久拖不决的重要投诉,将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同时通过大众传 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并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 消协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纠纷,坚持自愿、合法原则。在消协的主 持下,双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消协对所 有投诉均会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 消协受理投诉不收费。

  (五)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损害时,可以向各级人民政府 所属的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行政部门申诉。这些部门包括工商行政管 理、技术监督、价格管理、卫生、防疫、进出口商品检验等部门。消费者可 以根据自己受损害的情况和性质,向上述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行政部门接到申诉后从两方面进行工作:一是经过调查了解弄清事实, 对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使双方经过自愿平等协商达成解决 问题的协议;二是对查证属实的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予以行政制裁。

  (六)申请仲裁

  仲裁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通过 仲裁解决争议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必须同意采用此方式解决纠 纷并达成仲裁协议。目前,在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部分设区的城市设有 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 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 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有足够理由不服裁决的,可在收到裁决书六 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延伸阅读
  1. 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受理投诉办法
  2. 受理投诉原则
  3.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消协投诉的法律途径
  4. 如何应对在节假日促销期间遭遇的网购欺诈
  5. 大学生家教不满意能否向消协投诉?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
  2.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3. 亮点一: 举证责任倒置
  4. 促销赠品致人损害可不可以向消协投诉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如果
  6. 网络维权的途径
  7.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