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1-29
韦先生是某化工厂的一位老职工,在该厂已经工作13年,跟厂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今年元月份,因腰疼难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脱出,需住院治疗。单位表示最多给两个月的治疗期,两个月后他出院上班。厂领导根据本人的申请安排他到传达室上班,不料3个月后,旧病复发,又住院治疗20 多天才出院。出院后他再次要求上班,厂里没有同意,一周后,单位书面通知韦先生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关于“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决定解除劳动合同。他对此不服,认为企业把他赶出大门太不尽情理,难道劳动者生病连治疗的权利都没有吗?问:单位的做法是否合法?可以要求继续在该单位上班吗?
律师答复:
本案中由于用人单位对医疗期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偏差,导致做出了依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对韦先生解除劳动合同的错误决定。韦先生要求回单位继续工作的正当请求应该受到法律支持。
在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规之中,医疗期是一个专门概念,《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医疗期的长短,是根据职工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的,一般为3个月到24个月,如:实际工作年限 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等;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劳动法》规定,劳动者除存在第25条规定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四种情况之外,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不仅如此,劳动者除存在上述四种情况之外,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即使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满为止。
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韦先生所在的单位依据该条款规定解除跟韦先生的劳动合同,但忽视了该条中“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的前提,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中医疗期时限标准,韦先生可以享受12个月的医疗期,单位单方面决定给予两个月的医疗期显然对于医疗期的规定理解有误,该决定没有法律效力。韦先生前后两次住院时间加起来不过3个月,与自己可以享受的12个月医疗期的时限相差甚远,继续治疗完全属于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尚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故该化工厂解除韦先生的劳动合同的做法属于适用法律不当,该厂应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根据上述规定,韦先生可以首先与单位进行协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协商不成则可以在60日内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编辑推荐:
无充足理由开除员工如何审理
无充足理由开除员工如何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