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辆贬值损失是否能够获得赔偿?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21
车辆贬值损失的认定及获赔条件判断
背景
车辆在遭受损害后,经过修理虽然可以恢复使用,但其价值与事故发生前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即为车辆贬值损失。
案情
原告张某于2011年10月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次月被被告陈某驾驶的货车追尾。交警部门认定陈某负全部责任。张某的车辆右后灯、后围、后保险杠、后行李箱及行李箱盖、中间位置灯损坏,花费维修费用65100元。经某价格认证中心评估,张某的车辆贬值损失为4万元。主要考虑因素是:该车购买不足一月,行驶里程仅为1550公里;车辆行李箱、后围等在出厂时是点焊,修复时是氩弧焊,对车辆使用的牢固程度有一定影响。2012年1月,张某将此事诉至法院,要求陈某赔偿车辆贬值损失4万元。
一审判决
慈溪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
分歧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车辆贬值损失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应该获得赔偿。
第一种观点
根据第一种观点,车辆贬值损失原则上不应该获得赔偿。理由如下:1.车辆贬值损失难以认定。贬值损失一般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但是评估人员的经验判断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得贬值损失很难形成一致意见。2.贬值损失只有在交易过程中才会产生,若不进行交易,就不存在。3.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支持贬值损失的赔偿,保监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第三者财产贬值损失问题的批复》也明确规定贬值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
第二种观点
根据第二种观点,车辆贬值损失应该获得赔偿。理由如下:1.车辆贬值损失是现有财产价值的减少,属于直接损失。事故车辆经修理后虽可正常使用,但驾驶性能、安全性、使用寿命均会受到影响,甚至部分部件存在功能性和隐蔽性损坏,不能通过修理来恢复。2.赔偿范围应以完全赔偿为原则。该赔偿原则要求将受损物品恢复到原有的功能、价值,无法完全恢复的,则应对相关损失予以折价赔偿。
评析
车辆贬值损失的认定及获赔条件判断应从以下方面考量:1.考虑维修后车辆外观美观度的降低及使用性能的受损程度。如果维修后的车辆外观有瑕疵或损害,或者使用性能受损,即使未进行交易,也应认定存在贬值损失。2.贬值损失是否达到一定程度。损害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获得赔偿,否则应被视为轻微损害,不需要赔偿。判断贬值损失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车辆的维修对车辆使用年限、安全性的影响,以及车辆的受损部件、整车的安全性、车辆的可操控性、舒适度的受损程度等因素。3.考虑车辆的交易价值是否受损。如果车辆在交易市场中因为事故而导致价格降低,即使维修后的车辆使用性能与事故发生前无异,也应获得赔偿。4.考虑法律上对车辆贬值损失的规定以及车辆贬值损失的难以确定性。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车辆贬值损失是否应该赔偿,且车辆贬值损失的确定性较低,应从合理平衡侵权人与受害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谨慎对待车辆贬值损失赔偿的适用。综上所述,对于车辆贬值损失的认定及获赔条件判断,应综合考量维修后车辆的外观美观度降低、使用性能受损程度、贬值损失是否达到一定程度以及车辆的交易价值是否受损等因素。根据合理平衡侵权人与受害人利益的原则,应谨慎对待车辆贬值损失赔偿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