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7-04
马某,49岁,从1995年11月起从河北农村来到北京工作。他先后在公司的第一批发部和某食盐配送中心工作,担任搬运工和叉车司机。2006年1月,单位将他的劳动关系转移到了北京市崇正劳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崇正劳务),由该中心为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2007年12月1日,崇正劳务与他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马某提供的一份《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为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马某担任食盐配送中心操作工。该合同后附有两份《劳动合同续订书》,签订时间分别为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前,马某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在食盐配送中心的工作也变得习惯了,他希望能够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马某认为派遣工与正式职工的待遇相差很大。马某说:“干同样的活,工资比他们低也就算了,可手套、肥皂等劳保福利也要少一大截儿,逢年过节发东西也相差悬殊。”
因此,马某在网上研究相关法律后发现,只要员工和单位连续签订两次合同,或者连续工作满10年,就可以要求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在崇正劳务和配送中心协商续签劳动合同时,马某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然而,崇正劳务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双方未能达成协议,马某只好继续工作并继续谈判。
2012年3月20日,单位领导最后通知马某,如果他拒绝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将依法予以辞退。马某说:“当天,他们给了我一份通知,把我退回崇正劳务。崇正劳务也通知我,由于我拒签书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即行终止。”
连续工作17年,马某没有争取到他的权利,竟然被辞退了。马某感到非常委屈。因此,马某将崇正劳务和配送中心告上了仲裁庭,要求两家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他支付2012年1月1日至同年3月20日期间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我所律师认为,马某要求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有法律依据的。马某在配送中心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崇正劳务应向马某支付2012年1月1日至3月20日期间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配送中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我所律师认为,只要派遣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法定条件,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来看,后者扩充了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法定情形,体现出立法者对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肯定。劳务派遣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限愈长,愈与立法者倡导的内容相吻合。符合条件的派遣工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在理解《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五条时,应结合法律位阶更高的《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予以综合考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没有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否则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三)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续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五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