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17
案件因证据不足而撤案、决定不起诉或判决无罪,一般是指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不充足,因而使案件在法律上无法认定而终止诉讼。其中有的属于完全没有犯罪事实,有的属于因证据原因而不能认定案件的犯罪事实。基本而言,我们认为,前者应当予以赔偿,而后者则应当区别情况加以处理。
我国赔偿法规定的刑事赔偿并不简单是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无罪作为标准加以衡量和确定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刑事赔偿必须具备两个要件:第一,必须是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必须明确行为是作为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为,否则不发生刑事赔偿;第二,有关机关和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实施了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职权的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对事实认定发生错误或者适用法律不当,发生错拘、错捕、错判以及刑讯逼供、殴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为造成损害的行为,要求一定机关和人员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权的行为,造成了侵害当事人人身自由及财产权利的损害后果,否则也不发生刑事赔偿。
在刑事诉讼中,对于具体案件需要适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份;(二)被指控犯罪行为是否存在;(三)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四)被告人有无罪过;(五)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六)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等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一般而言,如果缺失证明上述犯罪构成要素的主要证据,即视为“证据不足”,具体包括:据以定罪的主要证据存在疑问,不能合理排除或无法查证属实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证据予以证明的;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或得出的结论有其他可能性的等。
在涉及赔偿问题时关键是分析证据不足的具体状况以及造成证据不足的原因,判定造成证据不足的原因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要件,核心是造成证据不足的过错责任。如果有关机关和人员在造成证据不足方面无过错,则国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并非凡是作无罪处理或没有犯罪事实的,必须一律予以赔偿。如公民未实施犯罪行为却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依照刑诉法第十五条规定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依法均应当免予赔偿。
对于证据不足而撤案、决定不起诉或判决无罪的案件,也不简单以有无犯罪事实作为衡量是否赔偿的标准,而应当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导致证据不足的具体原因,衡量有关人员有无责任。如果导致证据不足的原因是由于赔偿申请人具有一定过错和责任,则不应赔偿;如果公民制造伪证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如在刑讯逼供之下不得已承认犯罪事实,从而被羁押或者被判刑的,国家仍应对该公民受到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