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04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农业市场将进一步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外农产品开放。然而,加入WTO只是中国农业开放的一个方面,农业开放首先是为了适应全球化,加入WTO只是主动融入全球化潮流的战略举措。
农业开放意味着农产品贸易价格将受到影响,包括贸易额、贸易品种、贸易市场和贸易收益。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然而,价格上涨的后果是农产品的销路受阻。
由于各农业国承诺削减补贴和降低价格支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从以前的高补贴下的价格竞争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必然下跌,而国内农产品价格却因生产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导致出口受阻。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1998年12月,小麦和玉米的定购价、保护价和集市贸易价比美国市场价格分别高出71.9%、55.9%和62.8%。玉米的三种收购价格比美国价格高出69.9%、55%和72.5%。而在同一时期,国外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加上运费和增值税运到中国,也比国内三种收购价格便宜。
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价格下跌必然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和进口量。
1997年至1998年,中国部分主要出口农产品的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食用油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蚕丝、动物毛及毛织物,再次是木材、烟草、棉花和畜产品等。因此,要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贸易量,仅靠价格刺激已经不可能有太大的回旋余地。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要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依赖农产品品种质量和消费国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