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举证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法律知识

单位举证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28

 
337391

小丽起诉工厂要求补偿加班费差额

小丽是一家化肥厂的职工,她与工厂约定的月工资为1500元。工厂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要求职工在进出厂门时刷电子考勤卡,对于迟到早退的情况,工资会被扣除,并且年底还会扣除年终奖。工厂经常要求职工加班加点,但是加班工资只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960元除以30天计发。此外,工厂从来不给员工发放工资单,只要求员工在领取工资前签字确认。最近,小丽要求工厂按照法律规定补足加班费的差额,但工厂拒绝了她的要求。于是,小丽不得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但工厂否认安排小丽加班,并否认克扣她的加班费。

工厂负有举证责任,提供考勤和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

在仲裁庭开庭调解时,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小丽声称加班,她应该提供证据。如果她无法提供工厂安排加班和少发加班费的证据,仲裁庭就不能相信她。”然而,最终仲裁庭却要求化肥厂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考勤和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

举证责任的倒置在劳动争议中的适用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的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根据新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当施行举证责任的倒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这些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这些证据,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也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这是因为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维权能力依然不平衡。用人单位比劳动者掌握更多信息,具有更强的举证能力。因此,尽管这种规定看似不太公平,但其目的是追求实质上的公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不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那么举证责任就不能倒置。

关注劳动仲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1. 继承人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
  2. 举证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3. 遗产继承纠纷举证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4.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
  5. 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应如何让处置,法律有哪些规定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人事争议处理原则
  5.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6.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7.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