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4-28
小丽是一家化肥厂的职工,她与工厂约定的月工资为1500元。工厂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要求职工在进出厂门时刷电子考勤卡,对于迟到早退的情况,工资会被扣除,并且年底还会扣除年终奖。工厂经常要求职工加班加点,但是加班工资只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960元除以30天计发。此外,工厂从来不给员工发放工资单,只要求员工在领取工资前签字确认。最近,小丽要求工厂按照法律规定补足加班费的差额,但工厂拒绝了她的要求。于是,小丽不得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但工厂否认安排小丽加班,并否认克扣她的加班费。
在仲裁庭开庭调解时,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小丽声称加班,她应该提供证据。如果她无法提供工厂安排加班和少发加班费的证据,仲裁庭就不能相信她。”然而,最终仲裁庭却要求化肥厂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考勤和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的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根据新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当施行举证责任的倒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这些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这些证据,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也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这是因为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维权能力依然不平衡。用人单位比劳动者掌握更多信息,具有更强的举证能力。因此,尽管这种规定看似不太公平,但其目的是追求实质上的公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不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那么举证责任就不能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