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素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寻衅滋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素解析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05-13

 
336171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一、寻衅滋事罪的客体要件

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社会共同准则。该罪行常发生在公共场所,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财产造成损害。然而,该罪行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个人或财产,而是对公共秩序的挑衅,对整个社会的蔑视。

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要件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具体规定如下:

  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指无故无理殴打相识或素不相识的人,且手段残忍、多次殴打或导致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
  2.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指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侮辱、谩骂他人,尤其是妇女,且经常性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恶劣影响或激起民愤。
  3. 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指以流氓手段强行索要市场、商店商品或他人财物,或随心所欲损坏、毁灭、占用公私财物,且数量大、造成恶劣影响、多次行为或造成公私财物严重损失。
  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指出于不健康动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引起严重混乱局面。

只要行为人满足上述四种情形中的任意一种,就构成寻衅滋事罪。

三、寻衅滋事罪的主体要件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

寻衅滋事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行为人通过寻衅滋事活动追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延伸阅读
  1. 刑法总则中的共同犯罪的要件
  2.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3. 故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法律处理方式
  4. 寻衅滋事从犯的处理方式
  5.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3.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4.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