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7-14

 
334701

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省级与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

按照规定,应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按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该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相关费用将由其承担。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

当职工发生工伤,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

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的等级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程序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其中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知识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诊断。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作出和申诉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要求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参与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回避。

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的申请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后是否还有误工费
  2. 车祸评残需要多少钱
  3. 交通事故诉前鉴定后多久立案
  4.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伤残津贴支付时间
  5. 工伤七级伤残鉴定标准及其法律意义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