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9-14
其实在大家的生活中的话压力也是特别的大,当然在熟人朋友之间的借贷行为的话也是比较正常,所以在债务的结算期间其中一方是没有一次性支付债务的能力情况下的话也是可以把债务直接分期的。那么,民事诉讼被告拒不赔偿怎么办?下面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被告拒不赔偿怎么办民事诉讼被告拒不赔偿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具体程序及操作方式
(一)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提交申请书
《执行规定》61条明确规定:“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这就是说,执行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要向法院执行部门提交申请书。
(二)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有无不能清偿债务或迟延履行债务的情节以及对第三人的债权是否到期要进行审查
(三)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债务通知书
执行到期债权,应向第三人发出代为履行债务通知书,这是法定程序。人民法院在通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或人民法院履行债务时,必须明确第三人应履行债务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履行债务的数额及期限以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四)第三人对到期债权提出异议的处理。
《执行规定》第61条规定:“第三人对履行到期债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履行通知后的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规定》第63条规定:“第三人在履行通知制定的期间内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得对第三人强制执行,对提出的异议不进行审查。”因为这是实体法上的异议,关系到债权债务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多少,是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确认的。
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也就是说,执行到期债权,第三人提出异议后,申请执行人认为第三人的异议没有道理,就可以代替被执行人的地位,向法院提起诉讼,待胜诉后再执行。此与《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是一致的。
(五)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又不履行的,执行法院有权裁定对其强制执行,履行债务通知书就是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执行裁定书同时送达第三人和被执行人。
第三人擅自向被执行人履行,造成已向被执行人履行的财产不能追回的,除在已履行的财产范围内与被执行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外,可以追究其妨害执行的责任。但是在对第三人作出强制执行裁定后,第三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不得就第三人对他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再强制执行。第三人按照人民法院的履行通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了债务或已被强制执行后,人民法院应当出具有关证明。第三人接到履行通知后无论是自动履行了债务,还是被法院强制执行了债务,其对被执行人的到期债务已在履行的范围内消灭。此后被执行人不能再依据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向第三人主张债权。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一)代位权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向债务人的债务人(即次债务人)主张权利,体现了债的对外效力。
(二)代位权是一种法定债权的权能。无论第三人是否约定,债权人都享有此种权能。
(三)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四)代位权在内容上并不是对于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请求权。在内容上,代位权是债权人为了保全债权,而代替债务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而且不能就收取的债务人的财产优先受偿。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民事诉讼被告拒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债权人依照民法典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是合法的,其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等。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六十一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六十三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十三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两百三十六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一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