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2-31
1993年5月11日,中国N省物资贸易公司与澳门制衣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购销合同。根据合同,物资公司作为买方,制衣公司作为卖方,制衣公司向物资公司出售6mm、8mm和10mm三种规格的热轧卷板共5,000公吨,单价为310美元/公吨,总金额为1,550,000美元,价格条款为C&F中国N港。
合同签订后,物资公司通过其总公司向制衣公司开具了以制衣公司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信用证规定了货物的目的港为中国T港、N港或S港,最后装运期为合同规定的1993年6月30日。然而,制衣公司要求物资公司修改信用证的部分条款,包括将货名由“热轧卷板”改为“热轧铁板”,将单价上调至313美元/公吨,以及总金额为1,565,000美元。然而,制衣公司未能按期交货,导致物资公司提起仲裁。
物资公司认为,制衣公司未能按期交货,严重影响了物资公司的经济利益。因此,物资公司提出以下仲裁请求:
庭审时,物资公司还增加了一项仲裁请求,要求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因未能履行与最终用户签订的合同而遭受的利润损失,金额为1,915,000元人民币。
制衣公司认为,合同签订后,他们积极准备货物并安排运输,以保证合同的履行。然而,由于北朝鲜供货商未能按时供货,制衣公司无法如期交货。制衣公司提出延期至7月20日至7月25日交货的请求,但物资公司拒绝并解除了合同。制衣公司认为他们并非故意违约,而是面临无法避免的客观困难。此外,制衣公司还指出根据合同规定的装运期限可理解为7月10日,因此他们在7月25日前未能交货并不违反合同规定。
此外,制衣公司还提出以下观点:
仲裁庭认为,物资公司没有义务按被申请人的要求随时修改信用证。因此,被申请人要求修改信用证的行为并不违反合同和法律。
仲裁庭认为,本案不适用合同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物资公司选择了解除合同的补救方法,因此无权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延期交货的违约金。
仲裁庭认为,被申请人应对申请人提出的合理利润损失负赔偿责任。根据申请人与C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利润损失1,915,000元人民币的请求得到支持。
被申请人应向申请人支付利润损失1,915,000元人民币。
本案中,物资公司成功索赔了预期利润。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此外,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物资公司无权要求支付延期交货的违约金。被申请人应对申请人提出的合理利润损失负赔偿责任。因此,物资公司的索赔请求是有依据的。
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以差价和时价为基础。下面将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差价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方式适用于卖方违约、买方违约和其他情况。对于卖方违约,买方可以在解除合同后的一个合理时间内以合理方式购买替代货物来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对于买方违约,买方可以在解除合同后的一个合理时间内以合理方式将货物转卖来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在这种方式下,差价指的是买方购买替代物或卖方转卖货物的交易价格与原合同价格之间的差额。
时价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方式是根据一定地点一定时间的某种货物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时间标准分为两种情况,即在接受货物之前解除合同时适用解除时的时价,以及在接受货物之后解除合同时适用接受货物时的时价。地点标准是根据原应交货的地点确定的。如果该地点没有时价,可以考虑另一合理替代地点的价格,但需要适当考虑货物运费的差额。
本案采用第一种方式,即以差价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这是因为该方式考虑了合同差价的合理性,并且制衣公司对该差价并无异议。因此,所确定的赔偿额度是合适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合同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必须是因违约方违约所造成的,即如果正常履行合同就不会发生的费用。合同受害方只能要求违约方赔偿其正常履行合同所必须支出的费用,而不是其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例如,在本案中,物资公司的开证费用是其正常履行合同所必须支出的费用,支出该项费用是物资公司获取合同利润的前提条件。在合同利润得到补偿后,合理的支出也就不能由违约方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