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8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具有以下特征:
如果合同对违约金有具体约定,按照约定处理;如果合同对违约金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按照没有约定处理。违约金的计算依据是合同总价。一般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未履行部分的价金总额。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计算参考依据进行。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要正确适用该条规定,关键在于正确解释约定违约金的性质。对于该条规定的违约金,它属于约定的违约金而不是法定的违约金,这一点没有争议。然而,对于该条规定的违约金是属于赔偿性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还是二者兼有,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
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如果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时,债务人可以请求债权人赔偿增加的费用。在债权人受领迟延期间,债务人无需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