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怎么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01
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并且建筑工程在一定的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要负责保修,进行建筑物进行修缮,那么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如何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的制作方式
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应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保修期限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如下:1.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2.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保修期限为5年。3. 供热与供冷系统,保修期限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4.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保修期限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保修责任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处理不符合规定的工程质量问题
1. 经过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 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过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可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 经过返工和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照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在处理分项、分部工程某项质量指标达不到验收规范要求的情况下,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由设计单位经过验算,认为经过返工、加固处理后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质量责任,并经由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等协商一致同意进行加固补强,并明确加固费用的来源,以及加固后的验收等事宜。
在处理过程中,一般由原设计单位提供加固技术方案,施工单位负责实施加固。虽然这样做会改变个别建筑构件的外形尺寸或留下永久性缺陷,甚至包括改变工程的用途,但仍可按照协商文件进行有条件的验收。责任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或赔偿。
对于通过返修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