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法律实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刑事赔偿法律知识

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法律实践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0-10

 
331236

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及其规定

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国家对司法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对各个国家或地区关于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的规定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无过错责任原则

大多数国家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根据该原则,国家对司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无需证明司法机关的过错。

2. 过错责任原则

如果是法官的行为导致司法赔偿责任的产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标准。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了违法归责原则,从而明确了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司法赔偿也不例外。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原意,该法以违法原则为唯一的归责原则。从对"错误逮捕"的规定可以看出,该法意图将其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尽管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放宽了逮捕的条件,引发了上述争议,但不应认为国家对逮捕予以赔偿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批复中指出,即使检察机关在批捕时可能有部分可以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但这些证据不足以确定被告人有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律上不能认定有罪,应按无罪处理,并应进行赔偿。因此,违法原则是司法赔偿的唯一归责原则。

司法赔偿请求的受理条件

对于司法赔偿请求的受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合格的申请人

申请人必须是违法司法行为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继承人,或者是受害的法人、其他组织或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

2. 确实、充分的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需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材料,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侵权行为存在等方面的证据。

3. 属于法定的司法赔偿范围

赔偿请求必须属于法定的司法赔偿范围,且不属于国家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4. 适格的赔偿义务机关

被请求的机关必须是适格的赔偿义务机关。

5. 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提出

赔偿请求必须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提出。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赔偿的相关问题,我们为您推荐以下文章:

- 司法赔偿

- 司法赔偿复议程序的步聚

- 司法赔偿的特征

延伸阅读
  1.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溯及力问题
  3. 刑讯逼供: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活动的侵犯
  4.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范围
  5. 交通肇事事后赔偿能否从轻处理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的赔偿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6.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