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7-14
工伤事故,又称劳动事故,是指在职劳动者在生产区域内、工作时间中,因从事与生产有关的活动时所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广义的工伤事故还包括罹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基本精神,我国工伤事故赔偿中所指称的工伤事故采用的是广义。遭遇工伤事故的劳动者,可视情况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1. 如果工伤员工无伤残,且被辞退时无严重过错,那么按照正常被辞退的计算方式进行,即根据员工每做一年工作,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赔偿金。
2. 如果工伤员工有伤残,除了辞退赔偿外,还应支付员工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具体金额根据地方法规进行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赔偿纠纷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赔偿标准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常见的工伤赔偿纠纷类型包括工伤认定纠纷和工伤赔偿标准纠纷。
在工伤认定方面,如果存在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情形,不得认定或视同为工伤。
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概不负责,作出此种约定的条款属于无效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举证责任方面,如果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同,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或拒绝提供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