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9-15
垫资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资金情况,工程项目对外付款大于项目已收款或应收款合计所形成的代垫支出的资金,或者是生产经营中所需的款项。
垫资承包施工是中国建设工程施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种承包方式。它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承包人利用自有资金为发包人垫资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直至工程施工达到约定条件或全部工程施工完毕后,再由发包人按照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施工承包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工程建设中是允许垫资的。如果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应予支持,但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如果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如果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不予支持。
1、为垫资而融资的风险
承包商用于垫资的资金中,一部分可能是自有资金,另一部分通常是通过贷款获得的。贷款需要承担利息,如果逾期未能偿还贷款,还需要承担逾期罚息。利息和罚息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如果国家的金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大幅度调整,如大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承包人的银行利息和逾期罚息将增加,构成较大的风险。
2、赊欠材料、设备款的风险
在垫资施工的情况下,承包商为了加快工期进度或者至少不延误工期的同时尽量减少资金投入,常常会通过赊欠材料、设备款的方式来节省前期开支。这样做不仅有时难以保证购置的材料、设备的质量,而且购买价格也会与支付现金时有所不同,甚至可能面临被追讨材料、设备购置费的诉讼风险。
3、发包人故意拖欠工程价款的风险
有时建设单位本身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甚至在垫资施工的建设工程已经产生效益(如部分商品房已出售、出租)的情况下,仍然拒不支付工程款项。承包商因为已经垫付了巨额款项,欲停工追债又担心关系搞僵导致工程款项更难讨回,陷入骑虎难下、投鼠忌器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如果建设工程建成后施工人仍未能收回工程款,将面临银行、材料商、设备商、施工工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巨大压力。为了解决债务困扰,施工单位有时不得不违心满足建设单位的一些不合理要求。
4、因建设单位经营不善所带来的风险
即使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建设单位,一般也会先考虑再次进行项目开发的用款,而对拖欠的工程款采取尽量回避、拖延的态度。如果经营、销售不顺,更可能以各种借口拒付、拖欠或克扣工程款项,给承包商带来巨大风险。
5、因劳务费纠纷所带来的风险
承包商拖欠劳务费的现象比较常见,短期的拖欠通常能够被劳务人员理解和接受。但如果承包商因各种原因长期无力支付劳务费用,那么停工、追讨和涉诉的风险就是非常现实的。
6、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在垫资施工的情况下,承包商赊欠材料、设备购置费和拖欠人工费的做法已经很常见。但如果市场行情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较大变化,如材料、设备购置费或人工工资大幅上涨,将给承包商带来很大的额外负担。
7、建设单位转让建设工程项目所带来的风险
如果在承包商垫资施工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工后,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或竣工后的建设工程转让给他人,仍然拒不支付工程款,而承包商又未能提前采取预防或财产保全等措施,则承包商的利益可能付之东流。
8、承包人因垫资过多而无力继续施工所带来的违约风险
如果承包商在签约前未充分考虑或评估特定工程中垫资施工的困难,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陷入因垫资过多而无力继续施工的困境。此时,承包商既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又要面对因自身违约而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的风险。
9、因垫资施工造成资金困难而采取违规行为所带来的风险
承包商有时因施工过程中垫资过多,面临来自材料商、设备商、施工工人和贷款银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又不敢擅自停工,因此可能采取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甚至将工程整体转包来转嫁风险。然而,这样的做法更有可能将自己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例如,可能因偷工减料而引发工程质量纠纷,可能会被要求与转承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等。
10、因垫资引起的其他问题所带来的风险
(1)在垫资之后,承包商或建设单位因其他原因出现歇业、停产、破产或被撤销等情况,已支付的资金短时间内难以收回,从而造成损失;(2)因某一工程垫资过多,导致不能同时展开其他工程,从而丧失商业机会并遭受损失;(3)因垫资引起的某一风险情形而涉诉,但诉讼期间过长甚至出乎意料地拖延,致使相关损失不断扩大,或因此而影响施工而导致停工,从而带来巨大的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