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08
1. 知悉工伤事故损害的发生
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案,并将伤者送往工伤保险指定医院。
2.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有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需要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3. 启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首先,根据工伤认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
其次,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在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申请重新鉴定,此为最终鉴定。
4.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如果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地区,单位在哪个地方参加了工伤保险,就在哪个地方申报工伤认定。原则上,单位应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可以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如果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伤残后,可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生产经营地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 对于境外工作的人员,如果国外要求参保,则国内保险终止;如果国外不要求参保,则国内保险不终止,仍适用国内工伤保险关系。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期限有两种情况:
1. 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
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期间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因此,用人单位应注意工伤认定申请的30日期限。
2. 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引发的劳动争议
如果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导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 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 患职业病;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在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