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27
根据工伤赔付的标准,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此外,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规定,还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
(2)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但前提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对于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来说,直接申请工伤认定是其民事权利而非义务。同时,工会组织也有权申请工伤认定,以维护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具体来说,应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根据规定应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限:30日,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特殊情况和适当延长的具体定义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如果用人单位在上述期间内未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2)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时限:1年,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该期间为除斥期间。
(1)填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1)受理条件:
①申请材料完整
②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
③受理时效尚未过期
④申请主体适格
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申请将不会被受理。如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了申请,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2)不予受理: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2)调查核实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
(3)调查核实时,依法行使职权并履行法定保密义务。
(4)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5)举证责任:
①原则上,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否则,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②如果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1)工伤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但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应在15天内作出决定。
(3)工伤认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必要的事项。
(4)工伤认定决定应加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工伤认定法律文书的送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如果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或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至少保存50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同意,从事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救、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军人复原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失踪的,或因突发性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9.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属工伤。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受伤指的是在合理时间、路线上发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关于工伤工资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劳动者受到工伤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