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11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需要根据不动产和动产的性质来确定管辖地。对于不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应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专属管辖。而对于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原则,一般由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物品、设施等财产损坏应进行修复,无法修复的部分应进行折价赔偿。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牲畜,应进行折价赔偿。
财产损失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的直接损失,包括现场抢救(险)和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间接损失。
设施指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应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恢复原来的功能、形态和价值,使其没有太大变化。
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折价赔偿。折价赔偿应考虑原物的价值、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
对于受伤但没有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应以就地治疗为主。而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牲畜,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评估鉴定,并进行折价赔偿。
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使用相同或相近种类和质量的实物进行赔偿。
对于第三者财产损失,由于涉及面广、损失评估标准不一,相对于机动车辆来说更为复杂。根据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规定,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直接造成他人财产损毁,保险人应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进行赔偿。然而,第三方往往对财产损毁的赔偿要求远高于直接损失,甚至包括间接损失和处罚性赔偿。因此,对于第三者财产损失的查勘变得更加重要。
物损鉴定是指根据国家交通管理法规和价格法规的相关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相应的标准和计价办法对事故损失物进行勘察、丈量、测绘、鉴定,并确定价值鉴定结论。这些结论作为交通事故处理确定损害赔偿的依据,也可以用于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1. 接到报案后,查勘员应对物损状况进行实物查勘、拍照、丈量、测绘,并记录损害物品的品名、规格、型号和数量。
2. 在查勘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现场细目照相等,以确保案件的全面了解。
3. 对于数量较大的物损案件,查勘员应对损失的物品进行分类清点,并在照片中清晰地反映出受损程度。特别注意对集装箱内的货物损失,应先对运单进行拍照验证,核实运单数量与实际运输数量是否一致。在出险地进行开箱前后的查勘定损工作,开箱后对物品进行分类清点,以反映受损数量,并请车主、货主和相关人员在损失清单上签字确认。
4. 进行市场调查、取证和查询相关价格资料,由至少两名查勘员进行审核和评议。对于较大金额的案件,应立即上报分公司,并在必要时请公估公司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