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5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在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上预先支付给对方的金钱。根据法律规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应由收受方退还或抵作价款。若给付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则应双倍返还定金。定金责任的目的在于督促双方当事人积极履行合同义务。
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具有补偿性,但也可具有惩罚性。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任何民事主体一旦造成他人损害都必须以同等的财产予以赔偿。因此,一方违约后,必须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全部损失。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了经营者在有欺诈行为时,应按消费者的要求以其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增加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这是我国法律中惟一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首先,定金与违约金的适用关系。由于我国的定金属于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相同,两者不可同时适用。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合同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时,非违约方可以选择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针对的是同一违约行为同时存在违约金和定金责任的情况。
其次,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一般来说,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应视为对损害赔偿金额的预先确定,因此违约金与约定的损害赔偿不能同时存在。违约金与法定损害赔偿是否并存,涉及违约责任的适用是否以实际损害为要件以及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问题。原则上说,违约金的适用并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前提,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当事人都应支付违约金。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若违约金低于损失,可请求适当增加。因此,虽然违约金的适用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要件,但最终违约金的金额大小与实际损失额密切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对违约金金额的调整是以实际损失额为参照标准的。
责任编辑: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