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08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的无形伤害。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需要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责任的大小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法官会根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轻微事故:
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中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
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
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
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主观原因:
指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本身内在的原因,即主观故意或过失,主要包括违反规定、疏忽大意、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错误行为。
客观原因:
指由于车辆、道路、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水文、环境等)不利因素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机动车事故:
指在事故当事方中机动车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但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的事故中,机动车负同等责任的,也应视为机动车事故。
非机动车事故:
指畜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
行人事故:
指事故当事方中行人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
1、机动车损失保险中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无法找到第三方的;
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
3、被保险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自行协商方式处理交通事故,却又不能证明事故原因的;
4、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而增加的;
5、投保时约定行驶区域,保险事故发生在约定行驶区域以外而增加的;
6、因在保险期间内发生多次保险赔偿而增加的。
以上是交通事故撞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交通事故撞伤他人的赔偿标准主要涉及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如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