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汇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逃汇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18

 
321508

逃汇罪的立案标准及认定

一、逃汇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汇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逃汇罪的认定

逃汇罪与走私罪的界限有以下区别:

  1. 侵犯客体不同: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与进出口贸易及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是对外贸易管制,目的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与控制,防止偷逃关税及限制不应进出口的物资。
  2. 侵犯对象不同: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包括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以及应缴纳关税的货物与物品。
  3. 客观表现形式不同:逃汇罪表现为逃汇行为,即将境外取得的外汇应调回境内而不调回,或私自将境内的外汇转移到国外等;而走私罪表现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物品进出国境的行为。
  4. 犯罪主体不同:逃汇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走私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单位。
  5. 罪名不同:逃汇罪为具体罪名;走私罪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等多个具体罪名。

三、逃汇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

逃汇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 客体要件:逃汇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管理。
  2. 客观要件:逃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至境外,且情节严重。
  3. 主体要件:逃汇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
  4. 主观要件:逃汇罪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逃汇,无需了解具体法规,只需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在实践中,逃汇行为需符合以上构成要件才能认定为逃汇罪。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构成逃汇罪的行为,即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和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而衡量情节是否严重应综合考虑数额大小及其他具体情况。

延伸阅读
  1. 财物偷窃罪的立案标准与法律解读
  2. 高利贷涉及敲诈勒索罪吗,法律怎样规定
  3.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4. 帮信罪如何辩护
  5.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

犯罪热门知识

  1. 犯罪未遂的定义和分类
  2. 准备工具的使用与犯罪预备的界定
  3.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4.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5. 医疗事故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改进路径
  6. 犯罪构成与违法性质之辨析
  7. 套现从犯量刑多久结案的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