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1-05
在中国,集体诉讼指的是代表人诉讼。在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集体诉讼制度。然而,在1985年的安岳种子案中,安岳县的1569户稻种经营户通过三位代表人进行诉讼,最终胜诉并获得赔偿。这一案件的成功实践促使1991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两种代表人诉讼制度:一种是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另一种是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集体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在于,除首席原告外,其他受害者无需直接参与诉讼,甚至无需知晓诉讼案件的进行。一旦赔偿额确定,各受害人按比例获得赔偿。此外,任何不愿参加集体诉讼的成员必须主动申请退出,否则将被视为自动参诉。因此,只需律师与首席原告进行协商,无需多人参与,大大降低了协调成本。
另一个集体诉讼的特点是,只有在胜诉时才收取费用,也称为“诉讼风险”制度。部分诉讼费用由首席原告先行支付,其他分散的受害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这降低了劳动者打官司的成本。由于集体诉讼的标的额通常较高,且采证相对容易,律师更有积极性主动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帮助。
(一)重视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两年。中断时效后,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二)申请执行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享有权利的债权人在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一年(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为公民)或六个月(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若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请执行期限,人民法院将不再执行。
(三)重视担保期间:根据《担保法》第25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后的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上述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若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
(四)搞好证据收集:在民事诉讼中,证据起着重要作用。债权人必须凭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债权人应重视保存各种文书、合同、单据、函件等书证,以及物证和视听资料如电话录音、传真等。
集体诉讼是处理集资款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手心律师网提供专业律师服务,欢迎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