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5-07
钢材等原材料进场后,应向监理报审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按规定取样送检。必须先检验后使用,只有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上。同时,对进场的钢筋必须检验外观质量,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以及局部缩径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场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对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复查试验,按试验结果使用。
电焊条、电渣焊剂必须有合格证,并报监理审查认可。
石子含泥量不能大于1%,否则要进行冲洗。
在项目部自检合格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凡上道工序未经复查或复查不合格的,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砼浇灌申请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同意后方可开展。钢筋对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必须现场抽检取样送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隐蔽。
控制在验评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控制好楼梯间换步平台、踏步(含外墙突出腰线)等部位左右宽窄、高低一致,且保持水平。
加强技术交底,精心质量设计,强化现场管理,消除不规范作业和质量通病,提高一次成优率。
所有钢筋的级别、直径、间距、根数、加工尺寸、放置部位、锚固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比例,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受力钢筋应紧贴箍筋四角,保持纵横向垂直,不应歪斜;受力钢筋之间应保持规定的间距和排距,不应并筋;钢筋的交叉点均应采用铁丝扎牢,不得松动,绑扎点符合规定要求。
在钢筋尚未接头之前,对柱子的外伸纵筋也要绑扎一定数量的箍筋,使钢筋骨架有较好的刚度;在模板上口的角部纵筋应采取加焊L形撑筋的措施或在角部纵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的措施;在封柱模前,应对柱子钢筋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正;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上口柱纵筋的固定情况再作一次复检,以确保柱子外伸纵筋不发生位移,柱纵筋下部应绑扎定位箍筋并与承台钢筋点焊牢固。
钢筋接头不应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或承台底筋上;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在同一构件中要相互错开。
受力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用于混凝土保护的垫块,应控制配合比,确保强度等级达到母体混凝土要求;垫块要认真养护,确保强度达到要求;在柱、梁、板、剪力墙中的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正确控制。
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活动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现场临时用电、机械设备、架子搭设、垂直运输、高空作业等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