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30
为了有效打击信用卡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了伪造信用卡罪中的伪造行为的认定,并规定了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根据该司法解释,伪造信用卡的行为包括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只要伪造了一张以上的信用卡,就可以构成伪造信用卡罪。对于伪造信用卡罪的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司法解释规定了具体标准,例如伪造信用卡的数量、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等。
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的认定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样排除了因为未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催款文书而未按时归还的行为,只有在持卡人接到催款通知或者文书后过了一定期限仍然没有归还的行为才属于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其重要构成要件。司法解释列举了几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恶意透支行为,例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追款等。
司法解释明确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根据该解释,涉及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1张以上不满5张的,将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而涉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将被认定为数量巨大。
司法解释对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认定问题进行了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包括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使用等。对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司法解释明确了使用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定性处理。根据该解释,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行为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频繁透支积少成多型
被告人不顾个人财务状况超前消费,直到超出偿还能力,最终无力偿还。
2、循环透支以卡养卡型
每个被告人持有两张以上信用卡,循环使用,相互还款,出现多重债务后导致无力偿还。
3、周转资金刷卡套现型
犯罪嫌疑人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刷卡套现周转资金,一旦经营失败或资金链断裂,就无法偿还欠款。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
3、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
4、恶意透支数额在5000元以上。
以上是关于最新信用卡刑事犯罪新规定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新规定对信用卡犯罪的认定和量刑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恶意透支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构成要件和定罪量刑标准。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