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7-3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刑事辨认过程中并非必须要有见证人。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67条规定,辨认时可以有见证人在场,但对于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人或物品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此规定仅适用于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等自侦案件的程序性规定。
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4条第3项规定,现场勘察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此外,根据该规则第8条第2项规定,现场勘查笔录应详细记录见证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以及现场指挥人员、勘查人员、笔录制作人员和见证人的签名。
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负责管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以进行刑事拘留。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接受讯问。
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应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公诉案件自移交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法院在审查提起公诉的案件后,对于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以及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案件,应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审案件时应当公开进行。
无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上诉期限均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第2款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根据第183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计算期限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在实践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当庭宣判后超过五日才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上诉权的行使,只有在收到判决书后才能开始计算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