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的证据标准与法律要求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死刑的证据标准与法律要求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1-02

 
318671

死刑案件的证据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办理死刑案件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符合一定的证据标准。这一标准要求证据必须是确实、充分的,且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排除了合理怀疑。此外,重要的是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仅依赖于口供。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所有案件的判决都要严格要求证据,强调重视调查研究,不轻易相信口供。如果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而如果没有被告人的供述,但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用于定案的证据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考虑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排除了合理怀疑。

延伸阅读
  1.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2. 有转账记录能把钱追回来吗
  3. 近亲结婚的无效性及起诉程序
  4. 党员的纪律处分证据的种类及确认标准
  5.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罪是否适用取保候审
  2.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不同结果
  3.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4.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5. 拆迁款起诉状的格式与内容
  6. 二审法官询问调解意愿
  7. 善意取得的要件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