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公开原则(刑事审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审判公开原则(刑事审判)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7-05

 
317831

  《宪法》第125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审判公开的含义是: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

  不公开审理,就是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不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不向社会公开,不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只有下列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处理在实践中是以审理时被告人的年龄为准。即:对审理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审理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贯彻审判公开原则的重要标志: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采取适当方式、方法向社会公布将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及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实行审判公开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可以带动合议、辩护、回避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4.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审判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审判

审判工作的基本制度

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

延伸阅读
  1. 刑事审判原则
  2. 刑事辩护人的责任和作用
  3. 关于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4.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内容
  5. 刑事审判合议庭如何作出判决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法院超过审理期未判决的处理方式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