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2
合同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是财物损失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合同诈骗的主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然而,要达到刑事立案的要求,财物损失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根据当前的经济水平,诈骗5000元以上的行为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客体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的,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该罪行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二)客观方面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
这里的合同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当于通过诈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该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
1. 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该罪。根据刑法第231条,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处罚。
其次,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根据刑法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
2.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0万元至200万元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具体数额标准如下:
1. 数额较大标准: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至1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标准: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0元至100000元的属于“数额巨大”。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处以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标准: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可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以上就是关于合同诈骗案件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在处罚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处罚标准进行处理。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