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立案标准解析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18
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及范畴
一、常见的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涉港澳台电信业务的追诉标准:
- 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 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涉港澳台电信业务,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进行非法经营活动。
2. 非法经营外汇的追诉标准:
- 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20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
-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数额,在500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
- 居间介绍骗购外汇数额在100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
3. 非法出版物的追诉标准:
-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5万元以上;
- 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
- 个人非法经营报纸5000份或期刊5000本或图书2000册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500张(盒)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报纸15000份或期刊15000本或图书5000册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500张(盒)以上。
4. 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保险业务的追诉标准:
非法经营数额在3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
5. 其他非法经营活动的追诉标准:
-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
- 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 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经济犯罪的范畴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
1.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的规定;
2. 侵犯财产罪,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的规定。
此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还规定了一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等,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经济犯罪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以上是关于经济犯罪立案标准及范畴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