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6 更新时间:2024-06-1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经合议庭认定本案事实已经调查清楚后,应由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开始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公诉人发言;
(二)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被告人自行辩护;
(四)辩护人辩护;
(五)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辩论应在刑事诉讼部分的辩论结束后进行。首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答辩。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审判长应制止与案件无关、重复或互相指责的发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确保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然而,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审判长可以进行制止。此外,如果陈述内容涉及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与本案无关,也应予以制止。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同样应当进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