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定下的执行管辖争议解决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新规定下的执行管辖争议解决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6-19

 
316467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明确管辖权争议处理规则

管辖权问题的复杂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的说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案件的管辖法院可以是一审法院,也可以是"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由于被执行的财产可能涉及多项,并且这些财产可能分布在多个法院的辖区内,因此,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导致管辖问题变得相对复杂,同一案件可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院具有管辖权。此外,一些申请执行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会隐瞒真实情况,增加向两个以上法院申请执行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明确相应的规则,防止重复立案,并规定解决已经出现的重复立案的办法。

解决重复立案的规则

司法解释根据立案时间先后,区分了两种情况,并分别规定了解决重复立案的规则。第一种情况是,如果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那么该法院不得再重复立案。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一个法院已经立案,然后在立案后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先立案,一般情况下应该撤销案件。然而,如果后立案的法院已经采取了执行措施,一律撤销案件可能会导致已经控制的财产被隐匿或转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后立案的法院应当将控制的财产移交给先立案的执行法院处理。

明确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

由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导致法院之间、当事人之间以及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对被执行人在某地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等问题存在不同认识,这将客观上导致在管辖权问题上出现分歧,执行管辖权争议的情况也会增多。因此,有必要明确赋予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并规范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执行局负责人表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应撤销执行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异议不成立,应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不停止执行期间的管辖权异议审查和复议

此外,为了提高执行效率,防止当事人在管辖权问题上滥用权利,阻碍执行,司法解释还规定,在管辖权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延伸阅读
  1. 可以合并执行没收全部财产和罚金
  2. 赋予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的必要性
  3. 法院给上的失信黑名还能担任法人代表吗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通知
  5. 已被质押的车辆是否可被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