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制解析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1-19
行政起诉的立案登记制度
一审行政起诉的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审行政起诉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度。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接收所有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并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及时立案。如果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如果当场无法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应当接收起诉状,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在七日内,法院应当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在七日内仍无法作出判断,应当先予立案。
起诉状内容或材料的不完整
如果起诉状内容或材料不完整,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以及补正的期限。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如果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后仍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并在裁定中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违反立案登记制度的责任追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起诉状内容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