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制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起诉书法律知识

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制解析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4-01-19

 
314501

行政起诉的立案登记制度

一审行政起诉的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审行政起诉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度。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接收所有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并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及时立案。如果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如果当场无法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应当接收起诉状,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在七日内,法院应当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在七日内仍无法作出判断,应当先予立案。

起诉状内容或材料的不完整

如果起诉状内容或材料不完整,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以及补正的期限。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如果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后仍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并在裁定中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违反立案登记制度的责任追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起诉状内容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
延伸阅读
  1. 行政案件的分类
  2. 审理前的准备
  3. 行政诉讼的审理时限
  4. 如何查询已立案进度
  5.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重婚案件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2.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起诉状
  3. 刑事上诉状的定义及意义
  4. 刑事自诉侵占罪的上诉状写法
  5. 信用卡诈骗刑事上诉状
  6.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书
  7.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辩护词:疫情认定与证据不足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