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1-02
盗窃罪是指以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为手段的犯罪行为。尽管秘密窃取并没有在刑法条文中明确规定,但这种学理概念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如何定义秘密窃取的秘密标准仍存在争议。是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标准,还是以受害人的知情程度为标准?是仅限于行为人本人的认识,还是扩大到受害人周围社会的整体?我认为,秘密窃取的秘密标准应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准。只要行为人主观上认为自己采取的手段是不为人知的,就构成了秘密窃取。因为即使是掩耳盗铃,也属于盗窃行为。那么盗窃又是一种什么行为呢?我认为,盗窃包括两个方面的行为。一方面,涉及到进入禁区的问题。盗窃行为人将自己的行为扩展到一个自己不应该进入的地方,比如入户盗窃,进入他人的居所,这个居所就是盗窃行为人进入的禁区,是一个他不应该进入的地方。然而,并不是每起盗窃案件都存在禁区。举个例子,一个人到火车站买票,把自己的箱子放在地上,去买票,结果箱子被他人拿走了而他不知情。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禁区。因此,进入禁区并不是每起盗窃罪的定罪要件,但在某些案件中可以作为量刑要素。另一方面,盗窃行为人需要主动行动直到达到目标。
诈骗罪是指通过采取恰当方式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的犯罪行为。尽管有些刑法学者认为被害人的财物交付是自愿的,但我认为这并非完全如此。被诈骗行为人的行为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产生了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这要求被害人有能力、有资格处分交付的财物。刑法关注的是交付人的占有是否合法,而不是被害人是否拥有所有权。此外,交付财物的被害人必须能够理解行为人的欺骗内容,才会在被欺骗的情况下交付财物。诈骗罪的核心在于欺骗手段,如果欺骗手段没有产生作用,就不能构成诈骗罪。即使行为人取得了财物,也应考虑其他罪名。与盗窃罪不同,诈骗罪的财物取得不是犯罪行为人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被害人的反应。因此,诈骗犯罪行为可以抽象为两个阶段。前一部分是行为人积极采取手段以引起被害人的反应,虽然行为人的目标是财物,但并不直接接触财物;后一部分是行为人等待被害人的回应,虽然不再采取手段,但与财物实际接触。
当一个人对一个无法理解欺骗手段的人进行诈骗时,是不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因为此时行为对象无法理解行为人的言行内容,无法产生错误意愿。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用糖果与一个七岁的孩子交换金银首饰,行为人明确知道使用的是糖果,受害者也知道,受害者并没有产生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