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上诉立案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二审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上诉立案程序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3-09-14

 
307999

一、民事上诉立案程序

1. 提出上诉状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2. 移交上诉状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3. 送达上诉状副本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 送达上诉人副本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5. 报送案卷和证据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二、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是多长

1. 上诉期限规定

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裁判并没有立即生效。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且上诉期限届满后才生效。因此,您要想上诉,则须在上诉期限以内提起。上诉期限的规定在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尾部都有明确告知。

2. 各类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限

- 民事和行政判决:判决书送达后十五日内;- 民事和行政裁定:裁定书送达后十日内;- 刑事判决:判决书送达后十日内;- 刑事裁定:裁定书送达后五日内。

3. 计算上诉期限

期限都从文书送达后的第二日计算。双方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日期可能不一致,其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次日起算。如果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恰好是法定节假日,则以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日。

三、上诉费用如何计算

1. 案件受理费

(1)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2)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2. 申请费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55条第4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4)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延伸阅读
  1. 民事二审流程
  2. 二审立案会通知吗
  3. 民事诉讼二审立案是否需要网上提交
  4. 探究最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一般性规定
  5. 邮寄上诉可以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4.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5.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