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8-19
根据会计准则,财产保险获得赔偿应该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财产损坏时: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费
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
获得赔偿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赔偿费
根据会计准则,其他应收款应该核算各种赔款、罚款。例如,因职工失职造成一定损失而应向该职工收取的赔款,或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在赔偿处理中,保险人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责任。由于企业财产保险属于不定值保险,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企业财产保险的具体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如下:
全部损失:受损财产的保险金额等于或高于保险价值时,其赔偿金额以不超过保险价值为限;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时,按保险金额赔偿。
部分损失:受损财产的保险金额等于或高于保险价值时,其赔偿金额按实际损失计算;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时,其赔偿金额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计算。
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所支付的必要、合理的施救费用的赔偿金额在保险标的损失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若受损保险标的按比例赔偿,则该项费用也按与财产损失相同的比例赔偿。
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的残余部分,一般按照协议作价折归被保险人。作价折归被保险人的金额也可按照合同的约定,视保险金额与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具体情况,按比例扣除。
如果保险标的的损失是由第三者造成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可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企业财产保险是中国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是以各类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存放在相对固定地点,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与企业经济利益有关的财产为主要保险对象的一种保险。它是在过去火灾保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保险责任、充实保险内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使被保险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在遭受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同时还配合企业开展防灾防损工作,保护社会财产安全。企业财产保险的具体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如果遇到灾害事故,可能会影响生产甚至导致破产。保险是一种分担风险的方法,通过缴纳保险费用,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的损失,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企业财产保险在业务经营中积累了防灾防损经验,通过与防灾部门合作,加强防灾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和设备,推动投保企业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同时,保险组织也在保险费率上给予优惠,鼓励投保企业加强防灾防损。
企业财产保险能够及时提供经济补偿,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保障经济效益的实现。保险公司通过向众多的投保企业收取保险费来分摊其中少数企业遭受的损失,保证企业的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