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众筹的民事法律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法律知识

公益众筹的民事法律问题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31

 
30600
众筹,即大众募资,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互联网方式(众筹平台)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我们通常将众筹分为四种类型:奖励众筹、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和公益众筹。那么,公益众筹的民事法律问题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公益众筹的民事法律问题

1.主体不明,公益众筹发起太过随意

针对公益众筹而言,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导致公益众筹的发起主体不明确,项目发起的自发性与随意性无法控制。任何能引起大众同情心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发起捐赠式众筹的事由。因此,我们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某某身患重病,请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的帖子。更甚者,为了筹集资金以实现个人私欲,有人编造虚假的“感人故事”,通过网络传播以达到“圈钱”的目的。

2.参与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众筹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公益众筹也不例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提供捐赠资金的人无法掌握接受赠款人的实际情况,导致出现“误捐”行为。即使需要捐款的事由已经不存在,最新的信息并未及时公布,公众仍然认为需要捐款的事由仍然存在,继续捐款,而接受赠款的人则轻松获利。

3.资金募集和流向的不透明

公益众筹通过互联网进行资金募集,但募集过程和使用去向很难公开透明,缺乏有效的社会公众监督。这容易导致项目方违规使用捐赠资金,甚至虚构项目以骗取社会捐助。这使得参与支持的社会大众感到失望,公益众筹模式备受诟病和质疑,从而降低了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公信力。

公益众筹在国内遭遇的信任危机只是我国众筹融资面临的众多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国内相关监管政策法规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随着我国众筹监管细则的逐步落地,行业将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互联网金融的普惠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

延伸阅读
  1. 如何确保房产遗嘱的有效性
  2. 法院判决解除加盟合同有效吗
  3. 股权质押后可以转让资产吗
  4.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5. 一、基金合同期限届满而未延期的基金的募集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刑事法律
  2. 学校收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激后,应该怎么处理
  3. 非法集资几种罪行怎么判
  4. 非法集资已经退出的钱会追缴吗
  5. 老年公寓涉嫌非法集资,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6. 什么叫非法集资
  7. 支付宝借呗迟一天还款会影响信用吗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