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制需要给员工补偿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25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关于公司改制给予员工补偿的问题,在实践中,在公司改制的同时,将会面临到公司裁员等情况。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司改制是否需要给员工补偿,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公司改制是否需要给员工补偿?
一、国企员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在公司改制后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的规定,如果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已经制定了经济补偿金的标准,那么企业需要按照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标准,那么企业需要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标准执行。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二、破产企业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如果国有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不再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但是《破产法》并没有将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列入破产企业法定清偿范围内。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的规定,在试点城市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不足部分从处置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并可列入第一顺序清偿,安置费用的标准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试点城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
三、事业单位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
由于中央和各地尚未出台有关事业单位改制员工经济补偿的规定,因此有关员工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将参照国有企业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和国资分配[2003]21号文件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相同。但是考虑到事业单位员工大部分是事业工人身份,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国家公务员身份,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开设养老保险账户,一旦改制后,这部分员工的退休金也是个麻烦事。因此,完全参照国有企业的员工经济补偿标准执行对这部分人来说确实欠缺公平,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除经济补偿金外其他形式的补贴,具体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四、经济补偿金外的其他补偿
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规定,改制企业可以用国有净资产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这个"等"字意味着从中央已经认同改制企业可以用国有净资产支付除员工经济补偿金外的其他形式补偿。当然,并非所有改制企业都适用于这个条件。例如,像上述事业单位改制可以参照这一标准,寻求其他方式的补偿。另外,一些本身经济补偿金较少、从事危险职业、危害身体健康职业或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为企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员,可以由改制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提出,具体标准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