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恐吓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法律知识

什么是网络恐吓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8-16

 
28954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结合信息网络的“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简单介绍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网络起哄闹事有社会危害性

  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随意辱骂或者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的迅速扩散、不易彻底根除等特性,借助网络辱骂、恐吓他人,社会危害性更甚。

  《司法解释》有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增加网络“正能量”,维护公共秩序,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

  对于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行为,孙*工称,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责任。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引发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应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网络科技从业者如果要注册成立公司,需如何选择经营范围
  2. 网络侵权如何取证
  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4. 骂人能否造成故意伤害罪
  5. 电子支付方式有哪些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商标侵权行为有哪几种
  2. 网络犯罪处理怎么做
  3. 录制视频添加了背景音乐算侵权吗
  4. 网络名誉侵权起诉状
  5. 网络商标侵权的管辖
  6. 网络小说名字相同存在侵权吗
  7. 网络谣言是侵权行为吗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框架范本
  2. 网络应用平台使用入会协议书范本
  3.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4. 互联网开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