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审计报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什么是审计报告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08-16

 
287117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交的最终产品。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报告。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从而履行业务约定的责任。那么,审计报告有那些意见类型?有什么作用?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如下资料。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具有以下特征: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履行业务约定书约定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懈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一)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这种意见具有鉴证作用。

  (二)保护作用

  通过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三)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作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三、审计意见类型

  内控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有哪几种?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意见的类型分为5种,分别是: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如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等。

  3、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是在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

  4、否定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5、无法表示意见:

  说明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综合上述内容,主要为大家总结了审计意见的五种类型: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此外,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意见是同一审计委托项目的不同成果。管理建议是针对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的;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由此而形成的审计意见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的。

延伸阅读
  1. 审计报告(会计学领域的概念)
  2. 基金管理人的职责
  3. 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额限制
  4.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舞弊行为
  5.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2. 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要求
  3. 一、审核会计报告
  4.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5. 债务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所需材料
  6.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7.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