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24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一般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特殊时效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制定的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一般时效,即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
短期时效是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时效为一年: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3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时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根据《海商法》第265条的规定,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根据《合同法》第129条的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最长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二年。如果债务方拖欠超过了二年,法庭将不予受理。
根据您提供的情况,即使没有合同,只有给对方的发票,对方付款一半后再也没有支付,已经超过了三年没有往来,您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维护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