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20
大家知道抽逃出资罪吗?抽逃出资罪对于普通人来说平时应该很少听见过,那么,怎么认定抽逃出资罪呢?抽逃出资罪的认定标准又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抽逃出资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的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主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属于特殊主体。
主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
客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为了稳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及其正常运作,国家通过公司法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方式、额度、转移出资或抽回股本的原则作了规范性规定,以实现国家对各类公司的监督管理。
客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抽逃出资罪的认定标准
构成本罪的标准
抽逃出资罪必须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 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
-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
-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抽逃出资;
- 因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抽逃出资;
- 利用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
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就不能以抽逃出资罪定罪量刑。
抽逃出资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抽逃出资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
- 抽逃出资罪是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出资义务,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出资而欺骗其他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情节严重的欺骗行为。
-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两者在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犯罪特征上有本质的不同:
- 在主体方面,抽逃出资罪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股东;而诈骗罪为一般主体。
- 在主观方面,两罪虽然都是故意,但动机和目的不同。
- 在客体方面,抽逃出资罪侵害的是公司或债权人的权益及公司登记管理制度;而诈骗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 在客观方面,抽逃出资罪的欺骗行为是为了使他人相信已履行了法定出资义务,不以非法占有为直接目的;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在于让财物所有人或占有人“自愿”将财物交给行为人,表现出非法占有的目的。
- 在犯罪对象上,抽逃出资罪只涉及行为人自己应缴纳的资产份额,具有特定性;而诈骗罪涉及公私财物,具有不特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