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征地时有宅基地补偿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24
导读: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征地的时候当然没有宅基地补偿,因为划拨取得的土地是国有土地,农村宅基地不存在所谓的划拨取得。如果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征收土地时没有补偿费,但拆迁地上建筑物时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划拨土地征地是否包括宅基地补偿?
划拨土地征地时并不包括宅基地补偿。宅基地并不存在划拨制度,只有国有土地才有可能通过划拨方式获取。对于征收划拨土地,是没有土地补偿的,但对于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应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给予被征收人以下补偿:
- (一)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 (二)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 (三)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有哪些?
以下是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
- (一)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 (二)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 (三)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 (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划拨土地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划拨土地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公益目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仅适用于公益事业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 行政行为性: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 无偿性:划拨土地使用权直接由政府的批准行为产生,只需交纳征用补偿安置费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无需向国家支付出让金或签订任何合同。仅需进行登记以确定土地使用权范围并表明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
- 无期限性: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在中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国有土地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出让和划拨两种。至于宅基地,宅基地是用于农村建房的土地,符合法定条件的村民可以依法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能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农村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