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质监法律法规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条件法律知识

常见的质监法律法规有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08

 
275173
导读: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又可以分为“行政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监督”。

常见的质监法律法规

一、质量监督的分类

质量监督可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宏观质量监督又可分为“行政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类,其中行政监督是最主要的一种。行政监督是按行政区域分级负责的宏观质量监督。

二、常见的质监法律法规

常见的质监法律法规包括:

三、《产品质量法》保障消费者权益

《产品质量法》从四个方面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1. 明确了消费者的社会监督权利。
  2. 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质量负责。
  3. 赋予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损害后获得赔偿的权利。
  4. 提供了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等解决途径的权利。

四、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

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责包括:

五、质量监督的特点

质量监督具有以下特点:

  1. 质量监督是一种质量分析和评价活动,监督的对象包括产品、服务、质量体系、生产条件、相关质量文件和记录等。
  2. 质量监督的依据是各种质量法规和产品技术标准。
  3. 质量监督范围涵盖了生产、运输、贮存到销售流通的整个过程。
  4.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对商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质监法律法规也日益丰富。消费者享有社会监督的权利,如果购买到质量问题的商品,可以要求企业赔偿。对于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权。

延伸阅读
  1.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方案
  2.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
  3.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4.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5.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

公司设立热门知识

  1. 注册公司认缴期限的变更与股东会议
  2. 外贸公司偷税漏税的法律处理方式
  3. 成立分公司的股东是否可以是总公司?
  4. 撤销公司法人需要的流程
  5. 对吊销营业执照处罚不服的追诉时效
  6.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法律程序
  7. 没有钱能注册公司吗
公司设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