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企业之前能不能互相借款?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7-23
导读:可以相互借款,但限于生产、经营需要。我国司法对企业之间互相借款行为支持的情况限于“为生产、经营需要”,所以企业之间是可以相互借款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及法律事项
一、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款,但限于生产、经营需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该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签订借款合同需注意的法律事项
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法律事项:
- 借款行为和用途必须合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借贷关系不受保护。
- 借款合同要完整、有效和合法。借款合同应包括借款种类、借款币种、借款用途、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特别是违约责任条款,对于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如果可能,借款合同最好有抵押物和(或)担保人,以确保合同的履约。
- 借款合同中的其他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条款要明确。
遵守以上法律事项,可以保障借款合同的有效性和当事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