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8-31
兼并收购,即并购,是指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来实现资源整合和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法律对企业并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定义和风险进行了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并使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并使合并各方解散。在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和债务应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承继。
《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包括要约收购、协议收购以及其他合法方式。
最新通过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了界定,指出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通过股份转让活动或股份控制关系获得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
投资者进行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和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等多种方式。允许使用可转让证券和其他合法支付手段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对价,以解决现金不足问题。
企业并购可以带来协同效应、合理配置资源和减少内部竞争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如果筹资不当,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财务风险。并购顺利进行需要及时足额地筹集资金。
根据筹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债务性融资风险:大多数企业通过负债筹资,主要是长期借款。然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用于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没有专门用于企业并购的信贷项目,因此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另一种负债筹资方式是发行企业债券,虽然资金成本较低,但筹资时间长且筹资额有限。
②权益性融资风险:发行普通股是企业筹集大量资金的基本方式,且没有固定利息负担,筹资风险较小。然而,股利需要从净利润中支付,资金成本高,且无法享受纳税利益。
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资产不实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可能高估了被并购方的资产,导致并购完成后发现被并购方的资产实际上没有预期的价值,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建立中介组织来降低信息成本并提供指导和监督。
3.反收购风险
如果企业并购演变为敌意收购,被并购方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设置障碍,增加公司收购成本,甚至可能导致收购失败。
4.营运风险和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
企业并购后,可能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甚至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整个公司可能会受到拖累。并购方通常需要安置被收购企业的员工或支付相关成本,如果处理不当,将增加管理和经营成本。
无论是兼并还是收购,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活动。这涉及到各方企业的利益,以及各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对此还有疑问,请随时联系手心网站的专业律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