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一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常见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一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4-25

 
272419
导读:常见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等。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

常见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一、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可以签订协议书。为了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将协议备案报告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选择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以侵权为案由,则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以违约为案由,则诉讼时效为两年。诉讼时效的计算起始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

四、调解和仲裁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或仲裁来解决。调解是在第三方的支持下,协助双方进行协商解决;仲裁是双方自愿同意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处理医疗纠纷的注意事项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首先可以尝试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接受请求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相关医疗物品,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材料。

经过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提出处理意见,通常会再次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卫生部门会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果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或进行二级鉴定。如果仍然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会根据鉴定结论以及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2. 医疗纠纷的分类及解决途径
  3. 医保局的职责和作用
  4.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5.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