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与医疗纠纷相关的非医疗事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解决与医疗纠纷相关的非医疗事故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2-25

 
272128
导读: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过失和患者单方面不满意引起的,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当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时,其主要责任就不在于医方。双方可以进行自主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若当事人不满,应自己向法院起诉,但是按照相关规定,医疗机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医患双方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双方自愿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解决纠纷,通过友好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 申请人民调解

当自愿协商无法解决纠纷时,医患双方可以向人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由专业调解员进行调解。

3. 申请行政调解

如果人民调解无法达成解决方案,医患双方可以向行政调解机构申请调解,由相关部门进行调解。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通过调解无法解决纠纷,医患双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除上述途径外,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医患双方还可以选择其他合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1. 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医学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采取紧急医学措施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2. 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导致的医疗意外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发生医疗意外的情况。

3. 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情况。

4. 无过错输血感染导致的不良后果

因无过错输血导致感染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

5. 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的不良后果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6. 不可抗力导致的不良后果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医患关系的处理

当患者与医疗机构发生纠纷时,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最大化的利益。然而,同时也应理解医生的角度,积极与医生沟通和交流,避免自以为是地对医生指手画脚,以免耽误病情和治疗。要意识到,过于紧张的医患关系最终对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3. 哪4种医疗纠纷法院不得受理
  4.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5. 如何有效投诉医生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