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详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详解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2-13

 
272108
导读: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是:受害人提出医疗事故鉴定、进行调查取证、提交有关材料、鉴定部门审理处理、作出鉴定报告、进行赔偿等,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情况,是可以根据实际的事故原因而定的。

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及鉴定程序

一、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

1.提出鉴定申请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的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

2.病员死亡的情况

若病员死亡,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尸检申请应在病员死亡后的48小时内提出,并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不服鉴定结论的申诉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若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处理方案的协商和申诉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无异议时,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

若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经双方协商一致,可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以及赔偿数额。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可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医学会组织进行。医学会设有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

若是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委托鉴定的提出可以是在医疗诉讼前的协商过程中,也可以是医疗诉讼的庭审过程中。但这一程序有其特殊性,双方共同委托要求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会不接受单方委托。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单独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当地的医学会将不会受理。

医疗事故纠纷办理流程必须严格遵循上述法律规定。受害人可根据自身实际医疗情况提出鉴定,并根据最终鉴定结果要求赔偿。赔偿标准因伤害后果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3. 哪4种医疗纠纷法院不得受理
  4.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5. 如何有效投诉医生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协议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